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热点 >内容

热点

统计局是干什么的 统计局每月要企业数据干什么

2023-05-22 07:08:36热点帅气的蚂蚁
许多网友对统计局是干什么的,统计局每月要企业数据干什么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广州市统计局利用手机扫码填报升级入户调

统计局是干什么的 统计局每月要企业数据干什么

许多网友对统计局是干什么的,统计局每月要企业数据干什么不是很了解,下面让艾巴小编为大家介绍下

广州市统计局利用手机扫码填报升级入户调查系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今年以来,广州市统计局以“便民”、“减负”、“提质”、“增效”、“赋能”为目标,统计工作有了新的开始。文、图/图段誉以“方便”为宗旨,体察民情,给出答案。今年,广州市统计局结合日常工作的具体要求,探索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方便被调查者填报数据。

以万户调查为例。以前的调查方式是调查员上门,发放回收被调查者填写的问卷,多次上门,回答问题“盯着看”,容易让被调查者产生抵触情绪。市统计局结合市民工作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个小程序,开通了网上答题。公众可以通过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来回答问卷并提交。在线答题卡方式方便回答者随时随地答题。

近两年,受访者扫码举报率从79.6%上升到96.5%;扫码填写好评率从93.3%提升到98.8%,平均填写时间从25分钟缩短到10分钟。市民填写问卷更加方便快捷,建言献策的渠道也变得更加畅通。

同时,广州市统计局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全市“数字政府”改革,不断推进“穗智管”平台经济运行主题建设,努力推进统计数据共享。今年5月局部疫情爆发期间,利用脱敏技术提供了2300多万条第七次疫情防控普查信息。

此外,统计局还积极践行“为数据需求者服务”,拓展门户网站和微信官方账号的信息、咨询、互动功能,及时回应公众的数据诉求,不断提升对基层和群众的统计服务水平。除每月及时在官网、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最新统计数据外,还以“12345”工单处理、局公众网“互动交流”栏目为抓手,及时接受各类统计咨询,满足公众对统计数据的需求。

今年以来,市统计局共办理热线工单(含知识专线工单)234件,按时回复率和公众满意率均达到100%。办理网上留言198条,依申请公开工单44个,均按时回复。

以“减负”为抓手,解决群众困难,提高效率

广州市统计局根据企业报送统计数据工作中存在的堵点和问题,积极探索“整合集成”。

目前统计数据的基本采集方式是,近4万家企业需要登录国家统计局的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逐一填报数据。这些数据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报表和财务报表密切相关,有些指标数据需要企业自己计算,填写时容易出错,考验着企业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能力和责任心。也有统计人员反映,报表多,时间紧,填写费时费力。

基于这一情况,市统计局本着为企业“减负”的思路,集中实施了“统计智库智能使用工程”,探索开展“整合集成”试点工作,探索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从会计报表一键生成统计报表,大大减轻了企业报送统计报表的负担。

目前,试点工作已分阶段完成。从企业反馈来看,通过“统一整合”一次性设置好需要填写半天甚至一天的统计报表后,填写时间大大缩短,只需几分钟,而且没有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效率。

同时,市统计局积极推进部门间统计数据资源共享,缩短现场统计调查时间。以“提高素质”为目标,求新兵强基础。

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市统计局一直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标稳步前行。每月上半月为生产经营报表集中上报时间,每月中旬为财务报表集中上报时间。这两个时期有2万多家企业上报各种报表,时间短,任务重,数据出错概率高。

基于这种情况,市统计局在统计“智库”平台上开发了“报告期监测”栏目,可以在企业报送数据期间,对各行业、各企业的数据波动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便于统计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核实数据、了解原因,及时纠正上报错误,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此外,市统计局督促市政府发放《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队伍建设的意见》,有效保证了基层统计人员的稳定和素质提高。

截至目前,各区新增镇(街道)统计员395名,人员队伍稳定,基层统计工作形势明显好转,统计工作基础进一步巩固。市统计局还在全省启动了首席统计师制度,组织实施了“首席统计师投研工程”。今年9月,组织全市300多名镇街首席统计师开展业务培训,并举办首席统计师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基层统计师业务能力。

来自基层统计的声音:智能统计报表帮助企业统一降低风险。

广州南沙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会计主管彭慧琼表示,广州市统计局和南沙区统计局开展的“整合融合”试点工作,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使企业统计工作更加高效、智能。“试点前,统计报表填报工作比较复杂。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财务报表中的大量数据,有时一不小心就会读错行。现在,试点工具可以直接检索数据,而不用担心复制错误。

统计填报智能化还有效降低了企业风险,9月和10月我们公司的统计月报都是用统会融通模版自动生成的,数据经复核后均没有错误。通过这次试点,我们在编制统计月报时节省了大量时间,减少了统计报表的差错率,减轻了统计员的工作负担,有效降低了统计法律风险。”

海珠区南洲街道综合服务中心职员曹燕华表示,其日常工作之一的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工作的效率获得了很大提升。“以往我们需要携带纸质报表、行业代码本等资料逐户上门。我们街道需要维护更新的单位有近6000个,单位分布分散,街道人手紧张,工作压力很大。”其表示,现在市统计局通过信息化手段核实更新名录库单位信息后,极大地方便了自己开展工作。

“市统计局在平台整合部门数据形成企业名单,提供了多个联系电话、地址信息供我们联系企业,指引更加清晰精准,查找企业也更加方便,现在我们只需携带手机即可上门核实,相关平台还内置了调查员证,企业可以查实调查员身份,配合度明显提高。”其介绍,电子采集也能帮助减少工作量,以往上门布置报表后,还要再收表录入、人工审核,麻烦且容易出错。

新的调查方式通过电子采集,上门时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系统会根据企业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登记信息自动读取企业名称、代码等信息,减少了指标填写,数据也更为准确。手机填报后,系统自动审核、直接上传,在提高数据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录入工作量。企业也表示,数据直接上传系统就不怕数据泄露了,填表更安全放心也更方便快捷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