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并购案例分析
网上有很多关于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解答有关并购案例分析的知识,今天艾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内容导航:
一、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M&A案例精选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0月8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号文,并于200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收米”政策。本文拟以新办法实施后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发生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试图在案例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一些案例的共性典型特征和个性特征。
总的来说,从目前发生的大多数M&A案例来看,按照股权转让的目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产业整合为目的的战略M&A;二是权益变动,谁以买壳的方式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然后以再融资360问答为目的。蓝迪提出了一个强烈的问题,即本文的重点将结合控制权转移的方式,着眼于收购目的,即战略并购和壳收购。
也就是说,本文的第一层次侧重于目的,第二层次综合分析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我们统计了49个M&A案例,其中包括30个战略M&A案例和19个被壳牌收购的案例。虽然战略性M&A案例的控制权通常会发生变化,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收购方收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产业整合、投资新产业、其他(如反收购、利用上市公司作为产业资本运作平台、mbo等。).买壳收购案例主要有政府推动的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和资产重组(重组和收购方也是国企)。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资产将发生重大变化。上市公司收购案例的统计分析来源于公开披露的信息。
战略M&A案例研究一、 M&A对象的特征
1、行业特点——高度集中在制造业。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这1200多家上市公司全部分别属于22个行业类别(由于制造业公司较多,又细分为10个子类别)。本文研究的30个战略M&A案例分属12个行业,行业覆盖率达到55%。排名前四的行业有19个降价案例,集中采购货源数量温和达到63.3%,密封不良行业接近三分之二。
从统计结果来看,高科技、金融、公用事业等市场的战略并购频率不高。相反,战略并购大多集中在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机械、群思、深思、医药、食品等。).8个制造业子行业有25起,占83.3%。由此可以认为,战略M&A标的的行业特征相当显著,80%以上的案例都转移到了四川,以制造业为主。
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高频率的行业,自然使人想起趋势,失去早期和日益粮食管理,阿洋安全球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不慢征收犯罪。可以预见,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渴望为制造业领域上市公司的战略并购提供广阔的舞台。
研究表明:‘制造业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支柱,但中国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因此制造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低,技术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具备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制造业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整合的过程中,战略并购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海尔美泰被并购的背景美泰公司是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价值高达47亿美元的美国老牌家电企业。其主要业务是生产吸尘器、洗衣机和冰箱,是美国家电市场第三大企业,仅次于惠而浦和伦诺克斯。由于美泰生产成本高,近年来业绩每况愈下。2005年,美泰想要收购该公司。
海尔对这一收购的关注与其较早进入美国有关,而美泰在美国当地市场的营销网络是最宝贵的优势之一。失败原因:1)缺乏公关策略美泰有近2万名员工。但是,海尔并没有把与员工的沟通作为重要工作之一。
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约瑟夫布鲁-布鲁曼(Josef Blu-brooman)是在海尔的竞购案在中国仍被看好时做出这一悲观预测的:在竞购过程中,海尔暴露出传播和公关能力的不足,这将加大中国企业未来的收购难度。当被问及如何联系海尔管理层时,海尔美国公司发言人只留下一句“我不知道”,再无其他。
是海尔(美国)拒绝了《DesMoinesRegister》(美泰所在的爱荷华州当地媒体)的采访,从而向当地民众发出了负面信号。此举引起了美泰当地工人的不满。工会是跨国收购中不可小觑的力量。没有工会的支持,海尔的竞标自然困难重重。布鲁曼菲尔德认为:“如果正确地向美国公众解释,我认为公众会支持中国的加入。但问题是,这样的‘正确解释’几乎从未存在过。
中国未能运用公关策略形成对美国有利的舆论。(2)投标价格过高。自从美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加入美泰的竞购战,提出13.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后,价格就不断上涨。海尔选择了退出。惠而浦三次提高收购价,最终得到美泰的肯定,总报价23亿美元。
3)整合困难FTN中西部证券分析师Eric Bosshard认为,虽然海尔对美泰有兴趣,但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整合美泰的工作难度太大,所以不得不半途而废。如果海尔收购美泰,将面临在美国推广两大品牌的问题,并为推广美泰品牌注入资金。4)涉及政治因素虽然目前海尔是私人经营,但仍受国家控制。
在各种媒体的渲染下,海尔被描述成一个危险的外国掠夺者,渴望从美国买家手中抢夺宝贵的资产。与海尔合并同时发生的中石油合并也被认为是政治因素,成为收购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并购案例分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阅读
- alfa romeo车标含义?(阿尔法罗密欧车标)
- 华为鸿蒙os如何操作 华为鸿蒙os2.0系统官网报名入口
- 14款沃尔沃s60l二手车能买吗?(沃尔沃s60为什么贬值厉害)
- power mp3 wma converter(mp3格式转换器)软件介绍(power mp3 wma converter(mp3格式转换器))
- 42岁李贞贤宣布平安生女,网友:歌声击退山贼的那个
- 热火朝天的高铁WiFi迟迟未到(5G能否破局)
- 华为手机性价比最高是哪几款2022? 华为哪款手机性价比高最值得入手
- 进口捷豹全部车型报价?(捷豹报价大全价格表)
- 韩庚江铠同疑相恋,两人同游马尔代夫遭曝光
- 八卦格字帖软件介绍(八卦格字帖)
- 虚拟机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整合:虚拟机管理程序的下一步)
- 比亚迪f6参数配置?(比亚迪f6)
- 奥沙利文获世锦冠军,奥沙利文得了几次世锦赛冠军
- Evel Knievel手游游戏介绍(Evel Knievel手游)
- 索尼wi1000x拆解(SONYNZW-X1000系列高清拆解图集)
- 4座硬顶敞篷跑车都有哪几款?(4门4座硬顶敞篷车推荐)
- 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决赛,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决赛中国
- 工人物语6通用修改器游戏介绍(工人物语6通用修改器)
- 简述电机换向器的工作原理图(简述电机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 Atheros-AR5007EG无线网卡驱动软件介绍(Atheros-AR5007EG无线网卡驱动)